----四平市国有林总场刘艳朋同志先进事迹
刘艳朋,男,汉族,1979年7月出生,四平市国有林总场机关党支部委员,综合科负责人,主持工作。
2022年春天的脚步被一波猝不及防的疫情叫停,当接到四平市委组织部下达党员干部下沉社区参加疫情防控的命令,他第一个报名去参加防控工作,连续的工作,他起早贪黑,每天睡眠时间不到四个小时,他勇毅无悔,冲锋在前,把对党的忠诚书写在防控一线。
关键时刻,疫情就是命令
3月12日早,林业局召开紧急会议,下达了党员干部下沉我局包保的木兰社区参加疫情防控的命令,刘艳朋同志意识到了这次下沉任务的重要性和艰巨性,立刻请示党委召开会议,分析当前疫情形势,党委成立了疫情防控领导小组,刘艳朋同志是这次疫情防控工作的小组重要成员,他第一时间制定了人员下沉预案,迅速安排部署人员,主动请缨承担后勤保障和联络工作。
在四平市进入公共卫生事件响应后,43岁的刘艳朋同志表现出沉着冷静临危不乱,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发展,他提议每个林场负责一个卡点,四个党支部就是四支党员先锋队,全面加强了社区疫情防控工作的组织领导。
作为国有林总场机关党支部委员,他响应市委组织部“让党旗在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”的号召,他默默的戴上了党徽,自己就是一面旗帜,他与30余名党员干部、普通群众织起了一道群策群力、联防联控的严密防护网。
我是党员,我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
“我是一名党员,关键时刻我得多做工作,多为人民服务”,自从疫情防控以来,刘艳朋常跟党支部书记说这句朴实无华发自肺腑的话。木兰社区是老旧小区,住户大多都是老年人居多,这给我们防控工作带来很大难题,连续三天,四平气温骤降,漫天飞雪,路面全是冰,刘艳朋同志一边担负着单位的疫情排查任务,一边奔波于林业局、社区和特殊情况的老人家中,有一户老两口,年龄都在80岁左右,为了怕老人下楼买菜摔到,刘艳朋同志主动承担起了为他们购买生活用品的任务,有几次还自己花钱为老人多买了好几样蔬菜和水果。每到社区组织做核酸检测,他就想着去接应两个老人下楼做完再护送上楼,受到了社区工作人员的好评。
刘艳朋负责林业局各卡点的后勤保障工作和信息联络,每天早上六点,他就到各卡点看看人员配的齐不齐,出入登记详细不详细,还存在哪些问题需要整改,卡点人员缺不缺防护物品,协调相关部门及时发防护服、发手套、发口罩、安排好早中午晚餐、送热水、为夜班卡点人员送棉服、事无巨细,他都安排的有条不紊,为卡点工作人员提供最坚强的后勤保障,每天都按照林业局指示,圆满完成社区下达的防控工作任务。
做好工作的前提是讲求方式方法
防控不是防人,是防病毒,人和人的距离拉开了,但心和心不能拉开,特别是对于那些不能很好配合我们工作的居民,刘艳朋每次遇到,都会不急不躁耐心细致的讲解防控政策,进行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和心理疏导,社区居民评价林业党员干部真是党的好干部。
为了做好防控工作,刘艳朋同志根据工作任务和人员情况,把女同志都尽量安排了白班,把年轻身体好的党员安排夜班,并每天都联络各卡点,询问工作和家里有没有困难,这暖心的问候增进了同志之间的感情,绘制了我市木兰社区人口多、难度大、防控优、效果好的局面。
刘艳朋同志说:“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防控战争,我们必须坚决依靠居民,我的电话24小时,无论是林业局、单位、社区、居民,我都会随叫随到”,自从疫情防控以来,他每天都接20多个电话,上传下达协调防控工作。
作为党员,刘艳朋同志认真负责,恪尽职守,每天天不亮就起身,纷繁复杂的防控工作,每天都工作到深夜。夫妻两人都投身了这场疫情防控第一线,无暇照顾孩子和双方老人,他就打电话安抚父母和孩子,他说:“我和其他党员一样,我是党的人,国家有需要我,我就必须先选择国家,家里的困难再大也小于国家的困难”,孩子就听话的在家里上网课顿顿吃泡面。
愿山河无恙,刘艳朋同志依然跟同志们一道每天坚守木兰社区这个防控阵地,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林业战线上党员的担当作为,把对党对人民的忠诚书写在疫情防控第一线。